【好書分享】被討厭的勇氣
想不起來是在什麼機緣下聽到或看到這本書,但依稀記得第一次接觸到有關這本書的內容是:課題分離。當時聽到這四個字還不太懂是哪四個字,還以為是“客體分離”,後來去查了才知道是課題分離這四個字,也才知道“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在網上搜尋可以找到許多有關這本書的心得分享或介紹,因為這本書太有名了,我到2024年才讀它似乎是晚了一些,這本書可是在10年前就出版了,但過了10年仍然有許多人在介紹和分享這本書,可見它的魅力。後來在2017年時還出了二部曲: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這本書我也有買,不過還沒讀完,等讀完了再來分享。
內容目錄
這本書在講什麼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以一位哲學家和年輕人對話的形式來探討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人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並且主張改變思維角度來獲得幸福。 文章內容重點包括決定論&目的論、課題分離、獲得勇氣、接納自我等主題,說明改變思維勇於追求幸福的重要性。我相信大部分的人第一次看到書中對阿德勒心理學的闡述都會有種不可思議,甚至有點難以接受的感受,至少我在看書時是有這種感受的。如果你上網找“阿德勒心理學”,其實可以發現它的內容和這本書中講到的內容不完全相同,我想這是因為“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中所講到的內容是作者岸見一郎自己對阿德勒思想的理解以及融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而產生的見解。但不論書中的阿德勒心理學正不正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書中說到的觀念和想法對我們的生命有什麼啟發。
這本書不像一般的心理學書一樣用較死板的方式來採討阿德勒心理學。其實阿德勒心理學以前我在高中還是大學時也有學過,包括其他著名的心理學家,以前都要學他們的思想。但這些思想老早就都還給教授了,如果以前在介紹這些思想時能像這本書一樣用這種淺白有趣的對話來呈現,相信這些知識都不用還教授了。除了這本書用對話的形式讓讀者更能接受及吸收外,它每一章節的斷點也很有趣,就像以前看金庸一樣,每章總是斷在讓人不看下去不罷休的地方。所以在看這本書時,是很有趣不無聊的。雖然有趣會一直想讀下去,但這本書也讀不快,為什麼呢,因為裡面有很多思想和思維太顛覆我們一般的認知,需要花一點時間消化。
書中的年輕人代表的是我們一般人的思維-決定論。比如我成長的家庭背景和環境,決定或造就了現在的我,換句話說如果我今天過得不好,當韭菜被割,都怪我的原生家庭或成長環境,這種決定論相信是許多人內心中的思維,包括我自己也是。但書中強調的是目的論,作者說決定你⽣活型態(人生態度)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有種“自己要當自己的主人”的意思。諸如此類顛覆我們一般認知及思維的想法,在這本書裡會不斷的出現,有些坦白說真的要動腦思考一下。以下我就列一些書中我認為和我們一般思維認知較不同的內容。
書本內容分享
1、決定你⽣活型態(生態度)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
2、關鍵不在於你經歷了什麼,而是你如何運用它。
3、課題分離:我們必須站在「這是誰的課題?」的觀點,將自己和他人的課題切割開來 。
4、要區分是誰的課題,方法很簡單 。請想一想「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就知道是誰的課題了。
5、關於自己的人生,你能做的只有「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路」 。另一方面,別人要對你的選擇做出什麼樣的評論,這是別人的課題,你是無法干預的 。
6、「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就是有人討論你,那正是你行使自己、讓自己生活自在的證據,是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
7、人類的煩惱全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
8、課題的分離,就是要分辨「可以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關於我們「經歷了什麼」,是無法改變的,但是「如何運⽤它」卻可以憑⾃⼰的⼒量去決定。既然如此,就不要聚焦在無法改變的事,只關注在可以改變的事。我所說的「接納⾃我」就是這麼⼀回事。
9、生活上有某種精神障礙的人,只要一發生什麼事,就會用「大家」「每次」「全部」這些字眼 。像是「大家都討厭我」「每次都只有我吃虧」或是「全都錯了」之類的 。如果你平常說話也習慣用這些字眼,甚至成了口頭禪,千萬要注意 。
10、所謂的「工作」,並不專指在公司上班這件事 。家裡的工作、養育兒女,還有對地區社會的貢獻、興趣等等 ,這所有的一切都算是「工作」 。公司什麼的不過就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完全只考慮公司的工作,正是缺乏人生協調的生活方式 。(我身邊就有工作狂,真的是生活中只有公司的工作,沒有其他的東西,不知道他自己會不會覺得自己的生命不協調)
11、人類只有在認為「我對某人有用處」的時候,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所謂的幸福,指的就是「貢獻感」 。
12、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 。過去發生了什麼事,和「當下」一點關係也沒有 ;而未來會如何,也不是「當下」要考慮的問題 。當你認真的活在「此時、此刻」,根本不會想到這些事 。
13、人生中最大的謊言,就是沒有活在「當下」 。沉溺於過去、不斷張望未來,讓自己所有的人生都映照在微弱的燈光下,還以為自己看見了些什麼 。
14、人生,一般來說並沒有什麼意義,但是你可以賦予它意義 。能夠給你人生某種意義的,除了你之外,沒有別人 。
15、不論你怎麼度過每一個剎那,就算有人討厭你,只要「貢獻他人」這顆導引之星還在,就不會徬徨 ,做什麼都可以 。誰要是討厭你,就讓他討厭好了,只要活得自由就行 。
16、只要「我」改變了,「世界」就會改變 。所謂的世界,不是其他什麼人可以幫我改變的,而是只有「我」才能改變它 。
這本書真的很多內容都很哲理,以上只是我列出一部分自己認為很有啟發的句子,強烈推薦去買這本書來自己品嘗一下。等你在看這本書時,就能體會到為什麼我說這本書讀不快了。
個人感想
坦白說要能完全接受這本書裡的所有新思維也不容易,我這邊不用接受阿德勒心理學不容易的原因如同前面說的,這本書的內容不完全都是原汁原味阿德勒的思想,它包括了作者自己對阿德勒思想的理解和體悟,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而產生的哲學思想。比如說決定論和目的論,我覺得不一定非要把兩者完全分開來,一個人現在的思想和個性和過去的生活環境絕對是有關係的,我們無法完全否定或丟棄它,但從今天開始我們可以努力把焦點放在如何用目的論來塑造及改變未來。相信現在全地球最火的人-Elon Musk 也不會否定自己小時候的經驗某些部分造就了現在的成就。除了決定論和目的論外,另一個有趣的觀點是:活在當下。活在當下這個詞相信早就聽過了,但作者說:過去發生了什麼事,和「當下」一點關係也沒有 ;而未來會如何,也不是「當下」要考慮的問題,這句話讓我覺得很有意思。我想作者想要強調的是,專注活在當下,不要去想過去想未來,就focus在當下。不然以因果論的觀點,當下是過去所種的因所導致的果,當下也是現在種的因會導致未來的果,以這種觀點,過去以及未來和現在一點關係也沒有,似乎就不成立了吧。
再來說到這本書的書名:被討厭的勇氣,作者說:誰要是討厭你,就讓他討厭好了,只要活得自由就行,但有個大前題:只要「貢獻他人」這顆導引之星還在,就不會徬徨 ,做什麼都可以。做自己被他人討厭的前題是要貢獻他人,而不是我行我素去干擾別人或影響別人。我想真正能做到活得自由的人應該還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在意他人眼光、在意大眾怎麼看自己,人生目標和意義很多時候是他人給予的,我承認我目前也許也是屬於這種人。要能實踐書中阿德勒的思想或作者的思想,相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至少我們現在知道了,就有機會去努力,讓我們往後的人生活得更自己和風彩。
最後,我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一則很感動的泰國廣告,它是洗髮水的廣告,但裡頭的一句話,我一直記在心裡。小女孩問拉小提琴的老師父:為什麼我和別人都不一樣(Why am I differnet from others),老師父回答:為什麼你要和別人一樣(Why…do you have to be like others)。我想這句話也符合這本書的哲理:只有我能賦予我的人生意義,活得自由做自己,我的人生何必一定要和別人一樣。
延伸閱讀: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心理學書
延伸閱讀:我失敗的美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