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閱讀心得

【好書分享】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上次聽完賦能那本書後(延伸閱讀:賦能 – 一本顛覆你對組織結構的書),接下來又聽了另一本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一看標題就蠻吸引人的,當然現在市面上這種書也是一大堆,不過至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是會讓讀者有興趣想要翻開來看的。只要學會這七個習慣,我也許就能高效能人士,而且才七個習慣,好像也不是很難。在我看完(應該說聽完)這本書後,才知道原來這七個習慣每個都很不簡單。以下就來分享這本書。因為我聽書的平台是中國的平台,所以有些詞語的翻譯可能跟台灣出版的書本翻譯不太一樣喔。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內容概要


開頭直接說重點,這七個習慣分別是: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每個習慣看似很簡單容易,但其實每個都很不簡單。這七個習慣會讓我們的人格進行轉變:依賴型人格-》獨立型人格-》互賴型人格。下面來大概說一下七個習慣。

積極主動


什麼是人類最終極的自由?《活出生命的意義》書中提到,無論何時何地何種狀況,作為一個人,永遠都擁有選擇的權利。羅斯福夫人: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傷害你,除非你同意。自由 – 打破社會的慣性,選擇換一種方式來看待事情。不要放棄自己選擇的權利,這是一個人最大的自由。接下來作者提到影響圈和觀注圈。簡單來說影響圈就是我能做、能去改變的圈子,而觀注圈則是我只能去觀注了解的圈子,無法做什麼改變。我們要把精力放在影響圈中做事。孔子:君子求諸己,小心求諸人。影響圈和關注圈最根本的差別在於你對它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切,有時候原本的觀注圈也可能變成影響圈。

關注圈和影響圈
我們要把精力放在影響圈,進而讓它擴大




以終為始


任何事情都要經過兩次創造,一次是在頭腦中、一次在實際中。要做一件事情,在腦中的創造部分,就對應我們說的領導(首先知道我們去哪);然後在實際行動當中創作的過程就是管理(把這件事做得更好)。我們做每一件事情,都必須先明確目的 – 也就是終點。人生應當以什麼為中心?作者提出我們應該以原則(Principal)為中心,渡過我們的人生。以終為始,說的就是我們應以原則為中心,指導自己規劃人生。講書人樊登認為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也是這種概念。

要事第一


時間管理矩陣 – 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最該首要處理的事是:重要不緊急的事。這些重要不緊急的事,因為沒有截止日,經常被我們一拖再拖,讓我們永遠在處理I(重要緊急)和III(不重要緊急)的事情。如果你希望更多的時間,得學會授權。指令型授灌-》責任型授權。責任型授權:預期成果、指導方針、可用資源、責任歸屬和明確獎懲要說明白。

時間管理矩陣
時間管理矩陣



做完以上三個習慣,基本上可以從依賴型人格變成獨立型人格。因為可以掌控自己的時間、有自己的選擇。接下來則是要從獨立型人格轉成互賴型人格。


雙贏思維


書中有提到比手腕的故事。兩個人比手腕,贏的人有獎勵,而最終兩人找到雙贏的思路。一切的前提是需要與對方建立雙贏的關係,情感賬戶中要有足夠的互信。作者提到如果不能達成雙贏,寧可選擇不合作。講書人樊登認為孔子的己立利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雙贏思維的概念。

知己解彼


要能夠學會傾聽。移情式聆聽 – 說出對方此刻的感受,反應對方的情感,不做判斷。相對應的是自傳式回應(以自己的價值、想法和觀念去判斷或回應)。



綜合統效


大自然就是統合綜效最好的結果。我們和他人之間要達成統合綜效最重要的是創作性合作。溝通三個層次:互相提防、相互尊重、統合綜效(雙贏)。溝通中達成統合綜效 – 尊重差異、調動差異。

不斷更新


不斷更新是一種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作者將自我提升和完善的方法整理成四個層面:身體、智力、精神、社會/情感。這四個層面都要不斷的學習和更新。學習、實踐、堅持。當我們學習了一個新東西,就要想辦法去實踐,實踐一段時間後,堅持成習慣。如此不斷上升,變得越來越厲害。道理對所有人來說是一樣的,重在實踐和堅持


不斷更新和成長
Photo by Volodymyr Hryshchenko on Unsplash

個人感想


這本書中提到的很多觀點,對於一個人的自我成長和提升都是很有幫助的。與其說這是本工具書,我更覺得這是一本哲理書,教導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成熟且不斷成長的人。這七個習慣中我比較有啟發的是第一個積極主動和第三個要事第一。有選擇的權利,做自己生命的主人。這句話要做到可是很不容易的,我自己也是屬於容易被別人影響的性格,因此這一個習慣對我來說可能要花上不少精力去養成。這和修行其實也是相結合,能做到自己的心境和心情不被他人給影響,做自己的主人,在修行上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要事第一的部分,我之前都一直想說要做緊急且重要的事,但作者提到說那些不緊急重要的事可能更容易被忽略,這也讓我有了不同的反思和感受。似乎有時候要找出不緊急但重要的事情本身也是一門重要的功課。


雙贏思維也是我平常比較不會想到的思維,通常我都只會想說如何完成任務,都不太會從雙贏的觀點去想事情,未來可以慢慢學習從雙贏的想法去看和做事情。

結論


這本書嚴格說起來每個習慣都不容易做到,看到第一個習慣時,我就覺得光這一個習慣就夠學習一輩子了,能夠人念不被他人影響,作自己的主人去過生活,完全掌握選擇權,在修行上就是很高深了不起的境界了。如果我上面所說,這本書對我而言更像是一本哲理書,作者在書中是認為這七個習慣是漸進式的,不過我覺得這七個習慣可以同時進行或養成,當然都要花一段很長的時間去養成。

道理貴在實踐,沒有實踐那些道理一樣不是自己的東西,我想看了這本書,知道了這七個習慣,更重要的是要從日常生活中去實踐,對自己的生命才會有改變成成長。


延伸閱讀:想變成有錢人就要看這本書

延伸閱讀:垃圾車法則 – 有哲理的一本書

我有話想說

error: 右鍵在這裡用不了喔